关羽水淹七军时,樊城的曹仁为何不去救援于禁呢?

分类: 365bet新地址 时间: 2025-08-07 12:15:15 作者: admin 阅读: 1026
关羽水淹七军时,樊城的曹仁为何不去救援于禁呢?

一方面,根据陈寿在《三国志》的记载:“关羽攻樊,时汉水暴溢,于禁等七军皆没,禁降羽。仁人马数千人守城,城不没者数板。羽乘船临城,围数重,外内断绝,粮食欲尽,救兵不至。”在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,曹仁只有数千人马来镇守樊城,面对关羽的数万兵马,曹仁的兵力实在太少了。所以,从兵力上来看,曹仁缺乏支援樊城的兵力。

更为关键的是,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,不仅于禁、庞德等人身陷险境,就樊城来说,同样被大水困住了。换而言之,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,并没有忽视樊城,其手下的将士,依然将樊城围的密不透风,曹仁自己也成了瓮中之鳖,只能据守,不能出城一步。正所谓自身难保,哪还有精力去管于禁等人。

另一方面,那么,问题来了,如果曹仁放弃樊城,率领人马和于禁等人汇合,不也可以吗?对此,在笔者看来,因为樊城太重用了,曹仁必须一直坚守下去,不能弃城而去。樊城、襄阳这两座城池,都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一带。在此基础上,襄樊是关羽北伐重要的通道,一旦突破,南阳,宛城,叶县等地都会暴露在关羽的锋芒之下。

也即关羽得到襄樊后,关羽无论从哪里进军,都是平原之地,一马平川,汉献帝刘协所在的许昌,将会无险可守。所以,在曹仁一度想要放弃的时候,满宠等人就劝曹仁一定要坚守待援,因为曹操一定会派遣大军来支援的。所以,在笔者看来,对于曹仁来说,宁愿放弃于禁,都不能放弃襄樊,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。

最后,在《隆中对》中,诸葛亮就对刘备表示: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”。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,荆州刺史胡修、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。并且,陆浑民孙狼等作乱,杀死了县主簿,此时许都以南的梁郏、陆浑群盗,纷纷接受关羽的印号。在此基础上,关羽之所以没有越过樊城,直捣许昌,原因就是担任镇守樊城的曹仁断其归路和粮道。

因此,如果曹仁放弃樊城,率领大军去救援于禁的话,不仅会导致樊城被攻占,还可能直接让关羽大军一马平川,直接攻打到了许昌,如果真到这个时候,曹操估计斩杀曹仁的心都有了。从这一点来看,曹仁坚守樊城的行为,无疑是非常正确的。在襄樊之战后,曹丕登基称帝,曹仁拜车骑将军、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、荆州刺史,晋封陈侯。一年后,曹丕又拜曹仁为大将军、大司马,促使其在曹魏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而这,无疑有犒赏曹仁成功镇守樊城的原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